Fork me on GitHub
image frame

Minato Xeon

智慧能源3——Modelica入门

关于Modelica的一点笔记

如何使用Modelica

  1. 在开始使用Modelica进行建模前要先在草稿纸上画出要构建的系统的样子,否则很容易在完成模型的过程中忘掉最开始设计的样子。同时写下认为必要的内容,例如物体的形状、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想要纳入模型的物理现象、想实现的数学公式等。
  2. 如果已经存在具有类似配置的模型,可以直接复制它并进行添加和更改,因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3. 在Modelica中,当放置组件时,会出现一个带有默认名称的实例命名窗口。可以保留默认名称,也可以为其指定一个其他的容易理解的名称。
  4. 有些参数无法单独使用GUI操作进行配置,因此必须直接编写源代码。 进一步了解>

Windows on ARM大战深信服EDR认证系统

前言

  本方案的实现方法并不稳定,同时笔者并不完全清楚其中的底层理论(感觉和计算机网络关系较大),但是Windows on ARM(下文统称WoA)的笔记本毕竟也得归为电脑类别,在办公室还是应该让它发挥出电脑的功能——像其他电脑一样正常查资料、写文件、敲代码等。但是由于绝大部分厂商发布Windows软件时不会特意编译原生ARM版(尤其是驱动等软件),在WoA使用深信服EDR不可行(亲测会经常闪退或无法安装)。本方法可能不稳定,但实属是无奈之举。
  如果你的设备运行Linux系统,你应该已经发现不需要装任何软件即可正常使用网络。很遗憾本人没有macOS相关便携设备,也没有做相关研究。因此本文所阐述的方案仅仅基于Windows系统(但是我好奇一点,Chrome OS的电脑究竟会被发送端识别为Linux电脑,还是Android电脑,还是Android手机呢)。

进一步了解>

评测-一加7 Pro离心中完美的MIX 4的距离,只有一个系统

评分:6.1 / 10


送走一加7 Pro之前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我和它之间没有太多情感,所以没有拍太多图片留念。

写在前面

  本文无意将一加7Pro与直到2021年才发布的小米MIX 4进行对比,标题仅表达个人于四年半前购买手机时的想法和心境。在氢OS和MIUI之间更喜欢MIUI是个人喜好,无意将主观想法客观化。本人在2022年5月之前一直是米粉,但目前早已不是包括但不限于小米的任何一家品牌的粉丝。

进一步了解>

六七百元低配黑苹果小主机方案

  作为一个对硬件生态感兴趣的人,我长时间仅持有iPhone 13mini和iPad Pro 2021,但一直没有一台搭载macOS的电脑。半年前我曾拥有一台小米笔记本Pro 2017,那玩意装了六个实体机系统(Win 11正式版+Win 11 Beta+Win 11 Insider+macOS Ventura+Ubuntu 20.04 LTS+Fyde OS 13),后来我换了荣耀MagicBook V14之后,这台电脑就送回家给老爸当玩具了,所以我就失去了我的黑苹果。

进一步了解>

数码产品也要有追星式思维吗——浅谈我为什么不站队

  研究数码产品是我坚持比较久的一项爱好,入这个圈子纯粹是被手机的各种参数吸引。由于对大众式兴趣都不感冒,高中毕业之后我在这方面的好奇心就愈发彰显。同样我对大部分追星行为也没有感觉,甚至有一种微妙的厌恶,因此我原本以为我这辈子和追星不会有任何联系。可是现在回头看来,之前的我和某些被明星冲昏头脑的人似乎并没有两样。

  开始之前我想先谈谈人们究竟为什么要追星。据我观察,有人是为了与朋友有共同语言,有人是喜欢明星俊美的容貌,有人看重他们在某一领域的高超能力或品德,有人则是完全为了跟风和新鲜感,诸如此类。随便构造的理由就能成为一个人迷上明星的动力,就像一个人喜欢上另一个人不需要理由一样。但是在我看来,要我追随一个人或者组织,应当让我在他们身上看到突出的才能或贡献,拥有能够为我指引前进方向的东西。至少我之前是这么想的,直到后来我的看法又发生了变化。或许是因为有光的地方必有影又或是我有着完美主义和少量功利主义的特质,也可能是因为我认识到我就是我自己——我决定不再完全追随任何人。

进一步了解>

手机不能,眼镜能——华为智能眼镜鸿蒙端详解与体验

前言

  在体验过非华为生态的基础功能之后,我转去使用Mate 30 Pro,去享受其他功能带来的新鲜感。偶尔换换手机使用的口味,就相当于能够获取新的生活,我并不反感这样。想要看看iOS上华为智能眼镜有什么功能、适不适合自己的人,欢迎去阅读我的上一篇长达1.3万字的文章。上次把体验和功能分开写导致文章过长让很多人没有阅读欲望,这次试着把体验直接融入了功能介绍一栏,这样应该能使整体性更强,希望老哥们喜欢。

  该文章共有四个部分,功能详解评价、漏洞统计、上升空间和后记,字数太多如果感觉不愿意看全篇也可以下拉到对应板块浏览,感谢支持。

  言归正传,我们来看看华为智能眼镜配上华为生态能够碰撞出什么新的火花。

进一步了解>

评测-华为智能眼镜iOS使用体验、详解与闲谈

  写在前面:本文长达13k+字,分为8个部分:“前言”、 “iOS上的智能眼镜能用什么功能?”、“使用起来体验怎么样”、“回答老哥们的问题”、“哪些iOS用户适合购买这副眼镜”、“眼镜的工作逻辑”、“我对这副眼镜的期待和愿景”和“后记”,如果老哥们嫌太长可以直接下拉到相应的板块去阅读有关内容,感谢你对这篇文章的关注。我写这么些一大堆纯粹是兴趣使然,所以我觉得把这篇写同样东西的文章拆成两篇是在水贴,不好。

前言

  3月10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体验这副华为智能眼镜,从此我刚配的新眼镜立即退休了(说实话,我还蛮怀念刚刚换上金属边框眼镜的感觉)。不过,华为这个不戴耳机就能听音乐的功能实在是太吸引我了,相比之下换个风格完全不算什么。所以我开始了到今天为止为期长达十余天的体验。虽然我有华为Mate 30 Pro 5G手机,由于我在白天更喜欢携带屏幕小的手机,所以这段时间一直沿用了之前使用的iPhone 13 mini,恰好在智能眼镜这块见到更多的是大佬们分享自己使用华为手机的使用体验,所以我觉得我想聊点iOS这种不是同一生态的使用体验。关于这个问题我也与负责人谈过,我问过他我能不能使用iOS设备连接,如果不能我可以立即换成华为设备,他也告诉我可以两个都体验一下,所以并没有给上级带来不便。除了聊聊iOS上智能眼镜的表现,我还想回答一下之前老哥们,以及网络上其他地方对这个眼镜的一些疑问,以及我对它的一些看法和评价。我发现很多地方更偏重讲它的功能,这确实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还想谈谈它的多设备连接逻辑,以回应想要购买或者还在观望的人的一些期待。或许我的评测总是这么小众和特立独行吧。

进一步了解>

开箱-开箱一台华为智能眼镜方形全框

前言

  上个月14号,我收到了华为智能眼镜进行体验的消息,于是作为一个对电子产品,尤其是这种没有玩过的东西有着极度热爱的人,我立即点击消息去报名。不过当时在报名的时候,有一项是问我有没有自媒体和粉丝数,我一看这里,然后再看看我的酷安账号那时仅有的103粉丝,我就知道已经凉了。不过那还是得试试,所以最后还是认真填完了然后再没管。结果后来有一天突然有人在微信加我,我才知道原来是我被选上了这次体验。高兴与兴奋之余,我还是对我能入选体验的原因完全摸不着头脑——我深知粉丝数103在酷安是一个很小的数量。不过管他那么多,尽自己的职责完成这次体验吧!

进一步了解>
  • Copyrights © 2020-2024 Minato Xeon Microsoft
  • Visitors: | Views:

别和金钱过不去。

支付宝
微信